欢迎访问溧阳宫范文网!微信公众号:MoBan5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二课时)

时间:2025-08-08 22:25:56编辑:会更好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篇21

教学目标

1、能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并从中明白“观”的意义。
2、认识生字“井”、“观”、“坐”,会写这几个字。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展示书签:一个大纸筒,问:“大家想不想玩个游戏?”
2、引导思考:大家在纸筒里看到什么?自己能想象出纸筒外面的景色吗?
3、引出课题并板书:《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逐句朗读课文,重点理解“坐井”、“观”、“井沿”等词语。
2、生字认识:借助图片或实物,标出“井”、“观”、“坐”的结构和意思。
3、分角色朗读:学生自读,并在小组内互相分享,检查是否正确。

三、感知文字内容与分角色朗读

1、板书插图:展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场景,确定各自的地点。
2、思考:“青蛙和小鸟分别在什么地方?”分别是几次对话?
3、默读课文:逐句理解,“青蛙和小鸟在井里讨论”;“青蛙坐在井沿上说……”;“小鸟从 elsewhere飞过来”。

四、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1、指导字形:通过对比直立的田字格,引导学生观察“井”、“观”、“坐”的结构。
2、互动练习: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井”是直立的,而“观”是弯曲的;“井沿”指井的一边,学生能想象出井的形状。
3、描红临写:在小组中尝试写生字,交流改错情况,确保书写规范。
4、展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请其他组同学质疑或补充。

五、总结全文

1、课文讲了什么?“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2、青蛙和小鸟各自的看法有什么区别?
3、你们觉得哪一种人更聪明,为什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作业布置

1、如果小青蛙跳出来,它会看到什么呢?
2、小鸟说的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3、课后观察: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或体验?
4、思考:假如你跳出了井,你会看到什么?会对别人有什么影响?

反思与优化

1、在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时,可以增加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谁在看谁”,确保理解准确。
2、在学习生字时,结合生活实际,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分享故事经验,激发创造力。
3、作业布置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时间安排设计,既有课堂练习又有生活应用,提升整体效果。

希望这份教学设计能帮助你更好地展开《坐井观天》的教学!如果有其他需要调整的地方,请随时告知。

溧阳宫范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