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溧阳宫范文网!微信公众号:MoBan5

季羡林先生鲜为人知的故事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季羡林先生作文)

时间:2025-08-15 01:23:11编辑:第三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分)

A.季羡林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家里没有书籍;他的叔父决定送他上学,令其命运有了转折,但也给他一个包办婚姻,在离家求学十余年后,他依然跟妻子相濡以沫;

B.季老先生在解放军总医院一住就是4年,这是入院时谁也没想到的。但季老先生自谓已经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不仅处之泰然,并且很快在医院建立起了新的大家庭。

C.季羡林一生培养了6000名弟子,其中30人成为各国驻外大使。但作为誉满国内外的学术大师,季羡林却没有半点架子和派头,但是他却受到人们的普遍敬仰。在北大校园里,季羡林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咔叽布中山装,圆口布鞋,出门时提着一个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他像一个工友,说话平常,总是面带笑容;他像一个老农,声音低沉,平易近人。

E.季羡林先生在平淡的待人接物、日常小事中显示出人性的高贵,他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2)季老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请分条简要概括。(6分)

  1. 他在解放军总医院一住就是4年,这是入院时谁也没想到的。但季老先生自谓已经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不仅处之泰然,并且很快在医院建立起了新的大家庭。

  2. 季老先生在研究方面展现了惊人的天赋,他培养了6000名弟子,并为学术界贡献了巨大精神力量。季羡林对他的评价是:“你是我一生最值得尊敬的导师。”

  3. 作为一位誉满国内外的学术大师,季羡林没有半点架子和派头,这体现在他对学生们的要求上:他不仅要求他们勤奋学习,更要求他们保持平易近人、真挚诚恳的态度。

  4. 季老先生在为人处世方面展现了高超的人道主义精神。他在家庭中注重亲情的尊重,在社会中积极帮助他人,这种品质使他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5. 季老先生对学术界的贡献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他不为一时之名所困,而是追求永恒的价值和精神层面的成就。

(3)作为誉满国内外的学术大师,季羡林却没有半点架子和派头,文中是如何表现这一点的?请简要概括。(6分)

  1. 季老先生始终强调:“真情、真实、真切”是我为人做事的原则。他以平易近人、真挚诚恳的态度对待学生和家人,这种谦逊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学术界和人生价值的高度重视。

  2. 他多次通过自述来展现对学术界的尊重。例如,“我常常写书,让读者知道我的研究价值”,以及“我不仅注重学术成就,更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 在文章中,季老先生强调了其重友谊的品格。例如,在《留德十年》这部回忆录中,他真诚地披露自己三十岁时一段鲜为人知的情事:德国时,他和德国姑娘伊姆加德因为给论文出清样,有过一段恋情。

  4. 他在对他人关系方面展现了低调但坚定的态度。例如,季老先生在医院与医护人员建立亲密关系时,以“书是给人看的”,不求回报的方式解决了长期的问题。

  5. 季老先生在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这种品格使他在学术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4)有文章用“静水流深”来评价季羡林先生,你如何理解这样的评价?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体会。(8分)

“静水流深”是一种独特的评价方式,它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季羡林先生的人格和成就。这种评价既突出了他的平易近人、真挚诚恳的性格,也体现了他对学术和人生价值的高度追求。

具体而言,“静水流深”体现了季羡林先生对生活品质的重视。“静水流深”,意味着他不为一时之名所困,而是专注于内心的平静与真诚。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展现了他的生活态度,也体现了他对学术研究和社会贡献的高度责任感。它提醒人们,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不要忘记追求内心的质量和生活的宁静。

本文专题:
溧阳宫范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