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溧阳宫范文网!微信公众号:MoBan5

小学语文板书教学设计_小学语文板书设计大全

时间:2025-08-15 09:49:19编辑:特东方

【小学语文板书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 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汉字。
2.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 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
1. 预习:搜集有关李四光及其人资料,并思考自己查到的资料内容。
2. 准备生字卡片:“考、秦”等5个生字和13个汉字(如“奇怪、著名、地质学家”)。
3. 拍摄相关科普录象:关于“冰山推动巨石”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汇报预习效果:
1. 每位同学展示自己查到的资料并介绍李四光及其人。
2. 教师提问:“李四光为什么叫‘四光’呢?”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引入本节课主题——关于“奇怪的石头”的故事。

(二)切入本课主题:
1. 问:李四光是如何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的?
2.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指出带有生字的部分,借助拼音准确读出字音。

二、初读课文

(一)循序渐进读文:
1. 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并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准确读准确。
2. 指名读“考”、“秦”等生字,学生互相帮助巩固字音、读写方法。

(二)逐段朗读:
1. 逐段朗读课文,增强整体印象。
2. 教师提问:“为什么李四光觉得石头奇怪?”(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思考)。

三、指导写字

(一)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并指名读:
1.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逐一自读。
2.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写法,通过观察自己总结怎么记。

(二)分组合作学习:
1. 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三)指导写字:
1. 教师展示课件的逐字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自己的识字方法。


四、板书设计

奇怪的石头
| 生字词 | 读写示例 | |-------------------|--------------| | 考 | 应该是“考”的拼音“guī” | | 秦 | 读作“xiáng”,音同“秦” | | 历史 | 海地的山就是历史 |


【小学语文板书设计2】
《奇怪的石头》
(一)导入:
1. 每位同学展示查到的资料并介绍李四光及其人。
2. 教师提问:“李四光为什么叫‘四光’?”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引入本节课主题——关于“奇怪的石头”的故事。

(二)切入本课主题:
1. 问:李四光是如何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的?
2.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指出带有生字的部分,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准确读准确。

三、初读课文:

(一)循序渐进读文:
1. 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并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准确读准确。
2. 指名读“考”、“秦”等生字,学生互相帮助巩固字音、读写方法。

(二)逐段朗读:
1. 逐段朗读课文,增强整体印象。
2. 教师提问:“为什么李四光觉得石头奇怪?”(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思考)。

四、指导写字

(一)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并指名读:
1.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逐一自读。
2.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写法,通过观察自己总结怎么记。

(二)分组合作学习:
1. 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三)指导写字:
1. 教师展示课件的逐字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板书设计补充

奇奇怪怪的石头
| 人物特征 | 提问 | |--------------|---------------| | 李四光 | 为什么石头奇怪? | | 考 | 剖开谜题,发现秘密 | | 秦 | 多大一块石头? | | 吏 | 冲突中的好奇心 |


【小学语文板书设计3】
《冰山推动巨石》
(一)导入:
1. 每位同学展示查到的资料并介绍李四光及其人。
2. 教师提问:“为什么李四光觉得石头奇怪?”(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思考)。

(二)切入本课主题:
1. 问:李四光是谁?他是谁的老师?为什么叫李四光?
2.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指出带有生字的部分,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准确读准确。

三、初读课文:

(一)循序渐进读文:
1. 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并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准确读准确。
2. 指名读“考”、“秦”等生字,学生互相帮助巩固字音、读写方法。

(二)逐段朗读:
1. 逐段朗读课文,增强整体印象。
2. 教师提问:“为什么李四光觉得石头奇怪?”(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思考)。

四、指导写字

(一)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并指名读:
1.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逐一自读。
2.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写法,通过观察自己总结怎么记。

(二)分组合作学习:
1. 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三)指导写字:
1. 教师展示课件的逐字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板书设计补充

奇奇怪怪的石头
| 人物特征 | 提问 | |--------------|---------------| | 李四光 | 多大的一块石头? | | 考 | 历史上的重大发现? | | 秦 | 冲突中的好奇心? | | 吏 | 搞不定石头的奥秘?


【小学语文板书设计4】
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

(一)导入:
1. 读出文中“他”字,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词。
2. 谁是李四光爷爷?他为什么这么严肃?
3. 李四光小时候为什么会问那么多问题?(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思考)。

(二)朗读感悟:
1. 读出文中第一段,回答“这些石头真的只是冰山吗?”
2. 展示《冰山推动巨石》的科普录象,让学生产生兴趣。


四、板书设计补充

| 人物特征 | 提问 | |--------------|---------------| | 李四光 | 生理方面的知识? | | 秦 | 历史上的重大发现? | | 吏 | 冲突中的好奇心? |


以上是四个小课时的教学设计,结合了互动问答、朗读、讨论和视频播放等多种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想象力。

以下是关于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详细文档,包括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和作业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并会正确书写9个生字,能够理解每个生字的含义。
  2. 通过朗读和观察,感受春天的气息,激发学习兴趣。
  3. 学会用“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态度去看待身边的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

  • 认识并正确书写9个生字。
  • 理解“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这句话的含义。
  • 掌握生字在句子中的意思,感受春天的气息。

三、课前准备

  1. 复印生字卡片和课件,准备学生需要的教具(如铅笔盒、树叶等)。
  2. 准备一些游戏材料(如“捡绿树叶”游戏)。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 1. 认识并正确书写9个生字。 2. 通过朗读,感受春天的气息,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3分钟) -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过的树叶一般是什么颜色的?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 - 导入话题:“树叶的颜色和我们学的生字有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生字。”板书课题。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
  2.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朗读《春天的手》。
  3.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意思,记录下学过的词语和生字及其拼音、意思。

  4.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5. 实物识字法: 提供一些实物(如铅笔盒、树叶、课桌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辨认生字并记录。
  6. 读句子识字法: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句子中的字词来理解生字的含义,比如“她把铅笔削好”、“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等。

  7. 指导写字

  8. 分析结构特点法: 让学生分析每个生字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特点。
  9. 描红法: 教师示范正确书写,让学生在黑板上练习。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书写工整、美观。

  10. 学生互动

  11. 课堂活动:将《春》字用笔画出,小组内讨论每部分所代表的意思,并写成词语。教师随机抽取几个词语进行朗读和解释。

  12. 作业设计

  13. 填空题:
    • ()铅笔()树叶()同学
    • ()椅子()刺猬()板凳
第二课时

【目标】 1. 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巩固生字。 2. 加强写字训练,提升书写能力。

【教学过程】 1. 复习与巩固(5分钟) - 教师带领学生再次朗读《春》,明确每个生字的含义,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应用生字。

  1. 互动练习(8分钟)
  2. “捡绿树叶”游戏: 每一片绿树叶后面贴有若干个生字,学生逐一找到并标记对应的生字。
  3. 比大小游戏: 通过比较生字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每个生字的特点,并应用在书写中。

  4. 小组合作(10分钟)

  5.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生字练习,教师指导各小组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6. 集体反馈,总结学过的生字及书写中的注意点。

  7. 生活应用

  8.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春天会“脸红”?这种感受是否可以和人之间互相帮助的主题联系起来?

  9. 课堂小结(3分钟)

  10. 回顾这节课的收获,鼓励学生用“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态度去看待身边的事物。

  11. 作业设计

  12. 预留部分生字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例如:
    • ()铅笔()树叶()同学
    • ()椅子()刺猬()板凳

【反思与调整】 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生字内容?是否需要加强书写练习? 3. 在作业设计上是否有进一步的优化空间?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确保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既掌握了必要的生字知识,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用意识。

小学语文板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熟记课文中“我们的民族小学”这一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读出,同时理解生字的意义。
  2. 分析句中的词语结构和整体意思,掌握“加点词”的表达方式,增强辨析能力。
  3. 在实践中体会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同学们间的和谐互动。

教学重点

  1. 学习“我们的民族小学”这一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读出,理解其含义。
  2. 理解生字在句中的用法及整体结构的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板书设计]

  1. 分组朗读与合作交流
  2. 请学生分成小组,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的课文,讨论句中的词语和句子结构。
  3. 组织全班同学分享阅读感受,强调“我们的民族小学”这一生字的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4. 教师讲解生字

  5. 教师板书并解释“我们的民族小学”这一生字,并指名学生回答生字的读法和意思。

  6. 巩固生字

  7. 请学生分小组朗读本课时学习的生字,完成对应的练习作业。

第二课时:品读句子,理解句中的词语结构

  1. 引导讨论句子意义
  2. 教师展示两则小动物描写的句子:“这是我们的民族小学……”“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3. 请学生思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之处,并相互交流。

  4. 分析加点词的作用

  5. 引导学生理解“就”字的不同含义,以及与句中的词语搭配的关系。
  6.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语句的通读和讨论。

  7. 互动游戏:角色扮演

  8. 教师让学生扮演不同民族的同学角色,如“景颇族的小学生”,并描述自己在校园里的样子。

第三课时:再读课文,理解整体结构的变化

  1. 品读句中的结构变化
  2. 请学生分组讨论文中的句中词语结构的变化情况,如名词短语、助词等,并完成练习题。

  3. 互动游戏:团队朗诵

  4. 小组成员轮流朗读一段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句子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5. 分组讨论句子表达

  6. 教师展示“这是我们的民族小学……”这句话的不同表达方式,并让学生讨论哪一句更生动,为什么?

第四课时:感情朗读,感受民族风情

  1. 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自由朗读整篇课文,完成练习后,教师鼓励大家根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3. 互动游戏:角色扮演

  4. 同学们根据不同的描述场景,模仿表演“我们的民族小学”,并互相帮助。

第五课时:品读加点词的作用

  1. 理解“就”字的作用
  2. 引导学生回忆课本中其他使用“就”的例子,并讨论它的用法特点。

  3. 互动游戏:角色扮演

  4. 学生分组模仿不同民族的同学,描述他们对校园的称呼及自己的看法。

  5. 总结加点词的作用

  6. 教师总结“就”字的不同含义和使用场合,并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 教学目标: 1. 熟记课文中“我们的民族小学”这一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读出,理解其意义。 2. 分析句中的词语结构和整体意思,掌握“加点词”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1. 学习“我们的民族小学”这一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读出,理解其含义。 2. 理解生字在句中的用法及整体结构的变化。


板书设计:

``` 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 |
| 我们(民族)的小学——
| 我们的(民族)的学校
| 也叫(少数民族)的学校

各族同学都在教室里读书。
```


通过这一教学方案,学生能够从初识民族风情到深入理解课本内容,并培养合作能力和情感,达到语文素养的提升!

小学语文板书教学设计16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2、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尝试朗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⑴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示范: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六、总结全文 1、指名学生总结全文: 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回顾所学民族地区的情况,介绍每种民族的特点。 2、总结:这所学校的同学在众多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们中间共同学习,展现了大家庭的美好图景。end

【板书设计】 我们的民族小学
1. 谁是这个学校的同学们?
2.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家乡和习惯。
3. 这所民族小学美吗?
4. 学校里的房子有多漂亮呢?

【教学反思】 1、在讲解“黑板上示范”时,可以明确强调示范的要点:要突出重点结构和书写规范性。 2、分组朗读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比赛环节,增强学生参与感。 3、对于“少数民族服饰”的介绍,建议结合具体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文化特色。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民族地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掌握生字和词语的书写技巧。

溧阳宫范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