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溧阳宫范文网!微信公众号:MoBan5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小数的基本性质说课)

时间:2025-09-05 22:15:28编辑:水电费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好!

今天我要谈谈我的“《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我对这一课题的理解是:小数的性质是指在小数中,小数点后面的0可以去掉或添加,但小数的大小不变。这节课旨在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小数的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认识小数,为后续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2. 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3. 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解释小数性质的实际意义。

  4. 过程与方法:

  5. 经历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小数性质。
  6. 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提高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7.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 培养学生在现实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并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 认识小数的末尾“0”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 理解和应用小数性质的实际意义,灵活运用小数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四、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 直观教学法: 利用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如钱的多少、长度的长短),让学生理解小数性质的实际意义。 2. 小组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相互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3. 探究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对比分析,掌握小数的性质。


五、 教学过程设计

1. 情境引入:

(1)课前准备: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情境,如“钱”、“长度”等,引出问题。 (2)引导思考:小数点后面的0可以去掉或添加,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什么规律?


2. 自主探究:

例1:读题、分组讨论 - 步骤一: 学生们先读了题目,尝试自己找到规律。 - 步骤二: 分组讨论,互相补充信息,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 步骤三: 汇报总结,明确小数的性质。


3. 尝试练习:

例2:填空 (1)0.4=()()10 (2)3.16=()() (3)10=()()

思考: 要求学生正确填写,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4. 汇报总结:

例3:改写小数 - 学生们尝试将整数和带“0”的小数进行改写。 - 鼓励学生在交流中理解去掉或添加“0”的本质意义。


5. 总结提升:

(1)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


六、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以下几个问题: 1. 教学效果: 部分学生在应用小数性质时遇到困难,尤其是在理解“末尾”一词意义时。 2. 学生反馈: 课堂上部分小组讨论环节可以增加更多互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3. 后续调整: 在今后的课设计中,可以更加注重实际情境和生活经验的结合,为小数性质的理解提供更多的直观支撑。


以上是我的思考过程及教学设计,希望对各位领导有所帮助!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准备的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性质”这一内容。这是一节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运算奠定了基础。为了让课堂生动有趣,并且能够有效地传达知识,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思考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2. 探究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即不改变原数大小的情况下,可以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或添加/去掉零。
  3. 学会根据实际需要,不改变原数大小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4. 过程与方法

  5. 通过直观实物和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
  6.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7.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2. 探究小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3. 难点

  4. 正确理解小数点移动时小数大小不变的道理;整数部分能否补零不影响小数大小。

三、教学准备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将准备以下资源:

  1. 教具:同桌两名学生准备用硬纸条做的米尺一把。
  2. 学具:长纸条(长度大于5分米);小卡片(0.7元、5分米等)。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活动一:量长度游戏

  • 师生共同准备好纸条,并分别准备不同的单位(例如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 每组学生在纸上用纸条量出各自准备的长度,再小组讨论这三个长度是否表示相同的距离。
  • 生:得出结论: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活动二:理解小数性质

  • 师生共同观察:5元、50角、500分是否相等?
  • 生:发现三者都等于5元,但单位不同。
  • 师:很好!5分米=50厘米=500毫米。这就是不改变小数大小的情况下可以移动小数点的位置。

活动三:整数部分变化

  • 例题1:25变成25.0和25.00,是否一样?
  • 生:一样!因为整数部分可以添加或去掉零。

活动四:应用小数性质

  • 师生共同练习将0.30改写成三位小数;4.08和3改写成怎样的形式?

2. 知识巩固

  • 口算题:0.7= 0.70= 0.700
  • 连线题:将0.6元、5分米等转换为相同单位的小数。
  • 判断题:0.45和0.450一样吗?

3. 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

  1. 小数的性质是指在不改变小数大小的情况下,可以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或添加/去掉零。
  2. 整数部分也可以这样变化,整数部分不能随意添去零或截断零。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例1: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例2:0.7元=0.70元=0.700元
例3:25=25.0=25.00

通过板书,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小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既注重知识的讲解,又注重实际操作和合作讨论。通过纸条量长度的游戏,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小数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同时,整数部分的变化环节帮助学生巩固了对小数的理解。最后,通过口算、连线、判断等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强化了小数性质的应用能力。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今天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74页看第二段,谁来读?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师:[在黑板上出示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分几部分内容?请你讲一讲。

生:分两部分内容,一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二是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很好!学习小数的性质有什么用途呢?请同学们看第74页第三段。[看完后请学生回答]

生: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小数化简。

师:对,怎样化简小数呢?

[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师:把0.70末尾的零去掉,得到0.7。

生:把105.0900末尾的零去掉,得到105.09。

下面我们进行巩固练习(做练习十九第2、3两题)。

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 0.300 1.8000 500

5.780 0.0040 102.020 60.06

2.化简下面的小数。

0.40 1.850 2.900 0.50600

0.090 10.830 12.0000 0.0750

0.090 10.830 12.0000 0.0750

0.090 10.830 12.0000 0.0750

0.090 10.830 12.0000 0.0750

[学生做练习,教师巡视、辅导,然后集体订正,及时反馈矫正]

3.把左右两边相等的数用直线连接起来。

0.300 2.08

0.003 2.80

2.080 0.030

2.800 20

20.00 0.3

请一名同学在小黑板上连线。

师:为什么0.003不和0.030连接起来呢?

生:因为0.003和0.030不相等。

[挂出小黑板]我们再进行下一项练习。

4.判断(对就打"√",错就打"×")。

小数点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请一名同学在小黑板上判断]

师:这位同学打的是"×",错在哪里?

生:应该是:小数点后面没有,而不是小数点。

本文标签:小数 性质 小数点
本文专题:
溧阳宫范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