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12 10:44:35编辑:第三点

学习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表达技巧
学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情感
语言特色
分析诗歌中的语法和句式规律
诗歌炼字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 题目选择与目标设定 - 选取高考真题作为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在高考中的常见题型 - 突出诗歌鉴赏的核心内容:意象、技巧、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重点 - 意象分析:识别图景和人物形象 - 情感表达:分析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 书写技巧:理解格式要点与写作要求 - 语言特色:判断词汇特点和句式规律
3. 课后拓展 - 完成阅读题,结合诗歌完成填空题 - 针对解析题,培养写作能力 - 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或表达,提升创新思维
1. 新晴野望分析
(1)第三联“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 这两句最能抓住诗的主要意境和情感。 - “出山后”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 “出山后”是诗歌中运用修辞手法(比喻)的典型例子。
(2)尾联图景 - 写出一幅情景图景:一个年轻女子独自面对困境,感到沮丧和痛苦。 - 这种场景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展现了深沉的情感。
掌握鉴赏技巧,提升写作能力
资源准备:
文字资料和词汇表,为教学提供支撑
活动设计: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二)阅读题:新晴野望
填空题答案: - 第三联中“碧峰出山后”最能抓住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深刻感慨,突出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解析题答案 - “出山后”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体现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这一句子在表达诗歌的情怀的同时,又为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以上计划和解答,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高三诗歌鉴赏教学内容,并提升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