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溧阳宫范文网!微信公众号:MoBan5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_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教学方案设计

时间:2025-08-05 19:42:15编辑:生生世世爱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3. 柔性地运用计算技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基本算法。
  • 难点:正确处理进位和不连续进位的情况。

三、教学准备

  1. 长方形卡片(如100米/分、15分钟等)。
  2. 计算题练习本。
  3. 杠塔、长棍或尺子(用于测量实际场景中的距离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 故事引入
    故事:猎豹速度是每秒10米,那么猎豹在1分钟内可以跑多远?
    (教师引导学生计算:猎豹的速度 × 时间 = 路程)

  2. 实例引发思考
    让学生想象:如果猎豹的速度是每小时110米,那么它15分钟能跑多少米?
    (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110米/分 × 15分 = ? 米)


二、讲授新知

1. 理解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 引入概念
  2. 教师解释:“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指的是像123 × 45这样的计算。
  3.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这里的“123”和“45”的意义(百位、十位、个位)。

  4. 逐位相乘

  5. 教师将计算过程分解为两部分:个位数与两位数的相乘,十位数与两位数的相乘。
  6. 例如:123 × 45 → (123 × 5) (123 × 40)。

    • 计算123 × 5 = 615
    • 计算123 × 40 = 4920
    • 合计:615 4920 = 5535
  7. 处理进位

  8. 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如果有进位,需要正确处理。
  9. 例如:234 × 12 → (234 × 2)= 468,(234 × 10)= 2340 → 总计 468 2340 = 2808

2. 数量关系式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公式是什么?
- 引导学生总结:速度 × 时间 = 路程
- 例如:110米/分 × 15分 = 1650米


三、应用练习

1. 算术练习
  1. 计算:
    a) 234 × 45
    b) 105 × 67
    c) 890 × 12

  2. 在横线上填空:
    (1)() ×() = 路程
    (2)路程 ÷ 时间 = ()


2. 实际应用
  1. 例题解析
    教师呈现问题:“猎豹的速度是每小时110米,那么它在15分钟能跑多远?”
  2. 让学生理解并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3. 小组合作

  4.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三位数和两位数相乘转化为实际的运动距离计算。
  5. 计算完成后,小组展示结果。

四、课堂总结

  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关键步骤:
  2. 逐位相乘
  3. 处理进位
  4. 应用数量关系式(速度 × 时间 = 路程)

  5.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感受。


五、板书设计

```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

123 × 45 ```


六、教学反思

通过情境引入和实际应用,学生对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有了初步的理解。通过分步讲解和练习,他们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鼓励他们在课堂中提问并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乘法运算。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口算和笔算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方法,并能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 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理解因数中各数位上的数字变化对积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 计算过程的分解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2. 将两位数分解为十位和个位。
  3. 分别相乘,注意进位处理。
  4. 将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积。

  5. 竖式计算
    使用竖式法进行计算,逐步将个位和十位的数字分别乘以三位数,并进行累加。

  6. 估算与笔算的结合
    结合估算和笔算的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

  1. 课件:展示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和进位情况。
  2. 具体情境问题:提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或测量等,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实际意义。

四、教学流程

1. 导入阶段 - 提问:今天我们将学习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是我们数学上进一步学习的内容。 - 展示课件内容:通过几个具体的乘法题目,引出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2. 计算方法的学习 1. 个位相乘: - 用个位上的数字乘以三位数,直接写出结果,并记录进位。

  1. 十位相乘
  2. 将十位上的数字转换为相应的十位数(即乘以10),然后将三位数再次乘以这个十位数字。
  3. 写出中间的积,注意进位处理。

  4. 累加结果

  5. 把个位和十位相乘的结果分别记录下来,再将它们加起来得到最终的积。

  6. 竖式计算过程展示

  7. 通过分步展示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每一步骤。

3. 估算与笔算结合 1. 估算策略: - 对于较大的数字,可以先进行估算,再用笔算得到准确结果。

  1. 具体情境中的应用
  2. 使用具体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测量等),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实际意义。

4. 积的变化规律 1. 观察与比较: - 观察不同因数中各数位上的数字变化对积的影响,总结出进位的规律。

  1. 验证规律
  2. 通过具体的例子(如上述的算式),验证乘法计算中的进位规则。

五、教学整合

  1. 学科单元内的整合
  2.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和例题,引导学生将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与后续的内容进行衔接,例如引入因数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3. 自主练习与整合

  4. 引入“志愿者擦玻璃”或“信息窗”等情境问题,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际性。

六、课后延伸

  1. 进位练习
  2. 给出几个具有进位的具体例子,让学生自己练习,巩固计算技巧。

  3. 数字变化实验

  4. 提供不同的因数组合(如603×98),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观察进位的变化规律。

七、板书设计

```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 分解法:将两位数分解为十位和个位。 2. 分别相乘: - 三位数 × 个位数(记录中间积)。 - 三位数 × 十位数(乘以相应的十位值,记录中间积)。 3. 累加结果:将两个中间积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竖式计算:   401 × 30


0
1203


12030
```

八、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并理解进位处理的方法。同时,估算与笔算相结合的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为后续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篇11
p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概括、推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算理。
4、通过估算、验算的方法进行估算、验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算理。
2、在计算过程中培养符号意识和运算顺序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第47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估算、验算方法进行估算、验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经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水平,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时积的定位。

【教法选择】引导法

【学法指导】读—列—估—算—说

【教具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篇12

一、复习导入

教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年级开展了“经典美文诵读比赛”,检查了各班同学的诵读水平,现在老师也想开展“计算能力大比拼”竞赛活动,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计算能力怎么样,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口算: 32×2= 180×3= 240×2=

师:同学们的口算能力真不错,可是笔算能力怎么样呢?”

2.笔算: 145×5 145×2 教师巡回指导。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篇13

二、探究互动

(1)出示主题图。学生自由读题。指名回答: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口答算式:145×5或145×2(师板书)。

(2)“145×5”与我们以前所学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3)“145×5”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试一试。教师巡回指导。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篇14

(4)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篇15

三、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北京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看看这些都是哪里?(课件出示北京的旅游景点)李老师也利用假期去北京旅游了。

(课件出示)李老师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a.读题,你从题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口答:已知火车速度、时间,求距离。

b.你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这个问题?为什么?

(教师板书:145×12)

(3)提出估算的问题:“这个积的准确值应该在哪儿?”学生讨论后得出大致范围(约1700千米)。

a.谁能估计一下?”

生:估计是1500多。

b.为什么呢?生:145接近150,12接近10,所以150×10=1500,所以积大约是1500。

c.那准确值会比估计的要大还是小?”学生思考后得出,积的个位、十位上都进了一位数,这样结果会稍微偏大。

(4)讲解竖式计算方法:“那么,我们怎样算出准确的结果呢?”教师再次板书:145×12。学生观察算式并讨论: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2乘以三位数,得多少?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1乘以三位数,得多少?然后把两次结果相加。”

(5)教师讲解计算步骤:“那我们就按照上面的思路来试一试。”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先算个位:2×5=10,记下0,进一位;接着算十位:2×4=8,加进的1得9,所以是90。然后用十位上的1乘以三位数:1×5=5,写在十位上;再用1×4=4,写在百位上;最后,将两次计算的结果相加,得到准确结果。”

四、巩固练习

(1)基础题:“填空。123×13的各位数分别是哪一位?丁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369()位上的()与123的积,123()位上的()与123的积。”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个位、十位分别相乘。

(2)竖式计算题:“先列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134176425286 ×12×47×36×35 教师依次指导每个题目,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竖式书写方法和运算顺序。

(3)错题改错:“智慧墙。慧眼识真知,错误巧规避。(略)”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可能包括进位不正确、计算顺序不当等,教师通过讲解纠正学生的错误。

(4)生活中的数学问题:“1.一个长方形足球场,长是115米,宽是65米,这个长方形足球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分析后列出算式:115×65,先计算个位、十位,然后相加得出结果。

(5)拓展题:“在下面□里填入合适的数字(略)”学生完成后再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五、全课总结

教师总结:“今天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复述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六、开心拓展

在下面□里填入合适的数字(略)”学生完成后再思考:这里用了什么运算规则和技巧呢?

七、布置作业

练习八第1(前四道)、第2题。

溧阳宫范文网